是背叛还是救赎?一代越剧名伶王君安:活在尹桂芳光环下的传承人
1996年,王君安把最红的自己留在了上海逸夫舞台,转身去了美国。28年后,她带着《团圆之后》杀回中国戏剧节,拿下“优秀剧目奖”。
1996年,王君安把最红的自己留在了上海逸夫舞台,转身去了美国。28年后,她带着《团圆之后》杀回中国戏剧节,拿下“优秀剧目奖”。
步入展厅,映入眼帘的是上世纪四十年代和解放后各剧团演出的戏单,剧团目不暇接、剧目丰富多彩。值得一提的是《山河恋》和《杏花村》,这是老一辈艺术家们在解放前后的两次联袂义演。1947年夏,为反对旧戏班制度,筹建剧场和戏校、发展越剧,袁雪芬、尹桂芳、筱丹桂、范瑞娟、
20世纪40年代越剧界整体崛起的新世代与“新越剧”双向奔赴、相互成就。越剧演员们在上海的戏院唱响“新越剧”主旋律,引来衣香鬓影,观众盈门。发生在戏院的那些传奇故事,描绘出“新越剧”成长的轨迹和发展的重要节点。